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傳統文化,自古至今流傳於耆老、族人們之間,代代的傳承與發揚,其文化意涵與價值是不可磨滅的,諸如賽夏族的矮靈祭、排灣與魯凱族的陶壺傳說、琉璃珠與獨特的石板屋、布農族的打耳祭、阿美族的豐年祭與竹屋…此些都是先人們流傳下來其民族的圖騰與表徵,甚至是榮耀與智慧;而當我們提及泰雅族,除了其驍勇善戰的民族性格,最受人矚目的要說是他們「紋面及織布」的文化,然而受到現今強勢文化的影響,台灣原住民都有一定程度上為外來文化所改變,紋面的習俗在現代化的衝擊下逐漸消失殆盡,碩果僅存者已寥寥無幾,為了讓泰雅的族人們能夠永遠記得這個「光榮的烙印」,即便現今幾乎已無人願意紋面,但也不可讓這曾經輝煌的光榮傳統失了根;以另一觀點視之,現代文明的強烈衝擊正也促使其內部凝聚力的增強,在秉承文化特質、發揮固有精神的基礎上,黥面的傳統賦予了另一種時代的意義!於是有了如此的主題課程設計。

   泰雅族昔日又被稱為 「黥面蕃」或 「王字蕃」。男子刺上額及下顎,女子則刺上額及雙頰,全紋構成十字形。因此,黥面文化是泰雅族重要的文化資產,泰雅族人大約五歲至十五歲左右必須完成紋面的禮俗,這等是成年裡,男子在狩獵多次成功之後,女子在學會織布的技能之後,才能完成臉部的刺青,完成這項紋面禮俗的男女雙方才可論及婚嫁。泰雅族黥面的不同形式,就像是一種刻畫在人臉上的符碼一般,代代傳遞者族群自我認同與對外識別的符號,這樣的符號會一直傳遞給下一代,甚至是好幾個世代。

   而國寶級的黥面藝術文化,在泰雅族人的觀念中,代表了求福避禍、一種識別標誌、還有英勇的象徵除了美觀、避邪以外,代表了女子的善織、男子的勇武,也是死後認祖歸宗的標誌,更是整個族群中一種審美的標準。泰雅族男子很武勇,過去以砍首出名,民族性甚強,泰雅男女在成年之時,都會在臉上刺青,表示成年的象徵,也是一種美的表現。